10.1 总则
10.1 总则
10.1 总则
组织应确定和选择改进机会,并采取必要措施,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。 这应包括:
- a)改进产品和服务,以满足要求并应对未来的需求和期望;
- b)纠正、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;
- e)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。
注:改进的例子可包括纠正、纠正措施、持续改进、突破性变革、创新和重组。
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。改进是组织策划并实际实施为了实现预期结果和 增强顾客满意的措施。
识别改进机会有助于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,纠正或者预防不利影响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的绩效和有效性,来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和期望。
当识别出改进机会,且改进需求是合理的,组织需要根据可获得的资源,确定如何实施改 进。并确定实施改进的优先顺序。
组织应知晓改进不仅针对产品和服务,也可以针对质量管理体系本身。当识别了问题的 原因,确定了纠正措施,改进就是循环采取行动直至达到益处的过程。
改进活动
改进活动措施和方式可能是日常的,也可以是重大改进活动,如:
- 1)被动影响式的(如纠正措施);
- 2)渐进式的(如持续改进);
- 3)阶跃变化式的(如突破);
- 4)创造式的(如创新);
- 5)重组式的(如业务流程重组 BPR)。
改进的内容
####(1) 改进过程,以防止不符合 管理体系过程的策划和设计,如适宜、科学、合理,是过程业绩达到有效性 的前提。当体系运行的条件或顾客要求变化时,也可能产生过程的不适宜。这些 因素都可能导致过程的不符合。在进行过程的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(PFMEA) 的 基础上,发现过程中存在漏控的因素有引起某种失效的可能,及时增补相应的措 施,便可达到防止不合格的目的。
(2)改进产品和服务,以满足已知的和预测的要求
满足产品和服务已知和预测的要求,是质量管理体系对组织最基本的要求, 也是满足顾客满意最基本的前提。因此,组织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或产品和服务开 发初期都应将主要的管理、技术、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保证产品和服务已知的和预 测的要求中。
(3)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果
主动地改进质量管理体系,特别是考虑如何加强有效管理,消除引发潜在不 合格的“管理”因素,也是一种预防措施。